高精度调控太赫兹波偏振态 我国科研团队取得新突破
2025-01-22
记者1月22日从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获悉,我国科研团队通过技术创新,开发出新型太赫兹波偏振调制器,可实现对太赫兹波偏振态的高精度动态调控,有助于推动太赫兹波在新一代无线通信、文物无损检测等领域加速应用。
此项研究由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陈学权研究员、方广有研究员团队联合南京大学吴敬波教授团队共同完成,相关成果已在国际学术期刊《光学》发表。
据介绍,太赫兹波是指频率在0.1太赫兹至10太赫兹范围内的电磁波,在电磁波谱中位于微波与红外线之间。由于具有大带宽、穿透性强等特性,太赫兹波在新一代无线通信、材料检测、生物医药等领域具有巨大应用潜力。
“要实现太赫兹波在上述领域的应用,精准控制太赫兹波的偏振态是关键,但这具有非常大的挑战性。”陈学权介绍,由于太赫兹波具有大带宽特性,且波长比可见光长近3个数量级,对偏振调制器的材料和结构要求非常高。
此项研究中,团队通过调节偏振调制器的两个关键参数——金属镜-棱镜距离和液晶双折射率,最终解决了上述难题。与其他太赫兹波偏振调制器相比,团队研制的新型偏振调制器在多功能性、大工作带宽、高控制精度等方面都有显著提升。通过这种新型偏振调制器,团队可以输出任意太赫兹波偏振态。
“这一成果可满足材料物理特性研究、生物制药品质监测等应用需求,也可在高速通信中降低传输损耗、提高数据吞吐量。”陈学权说。(记者张泉)